网站首页 | 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
首页 > 财经 > 财经要闻 > 正文

科技与资本的“双向奔赴”: 一场让未来触手可及的科创盛宴

2025-04-26 22:00 大财网 www.idacai.com 浏览:

四月的杭州,春潮涌动,万物竞发。24日上午,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水博园区的玻璃幕墙折射出跃动的晨光,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正在这里上演——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科创平台创新发展论坛暨成果对接会拉开帷幕。

会场内,来自科技界、产业界、投资界的精英齐聚一堂,以集成电路、合成生物、先进材料、仪器装备四大生态圈为舞台,以路演为媒,让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“一见钟情”,让科学家与投资人“携手同行”,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硬核科技“相亲会”:让创新火花四溅

活动伊始,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党工委书记董世洪为大会致辞。他表示,科创中心将始终站在技术革命的最前沿,贯通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”的全链条,以科技赋能产业,以创新引领未来。中国银行萧山分行副行长冯天权紧随其后,强调了资本作为创新催化剂的重要性,期待在资本的助力下,更多“硬科技”种子破土成林,茁壮成长。

随后,9个高精尖项目轮番登场,它们或是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的利刃,或是开启产业新赛道的钥匙。

“我们想制造出‘原子弹’级别的产品,定义下一代石墨烯类生产标准,掌握国际先导权。”“科创百人计划”研究员王端超博士团队分享了他们的项目愿景。他们将农林废弃物“变废为宝”,无能耗转化为石墨烯,完美契合“双碳”目标,展现了科技与环保的完美结合。“传统石墨烯的生产方式耗时耗能,规模化制备难度大。我们的D-C法(低温脱水碳化反应和室温脱水-缩合石墨化反应)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将生物质一步转化为高质量石墨烯,能耗降低98%,废液一步无害化处理,无化学污染。”

同样聚焦新材料的卡本能创,以其自主专利技术——反向硫化技术“点废成金”,利用石油化工副产物制备新型树脂材料,打破国外垄断,为化工、新能源等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。创始人张博闻博士表示,“我们专注于新型富硫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的研发与制备,是全球首家能够实现富硫树脂产品化工扩大化生产的企业。”

埃克斯工业的创始人兼CEO李杰博士揭秘了半导体“最强大脑”,他们的AI决策系统已在国内龙头晶圆厂成功部署,为工业4.0赋能。“埃克斯工业是一家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解决中国半导体行业‘卡脖子’问题的企业。”李杰博士提到,面对国产芯片自给率仅为13%(2020年数据)而目标是在2025年达到50%的现状,埃克斯工业正在利用其核心技术——基于ROPN底层建模技术和工业AI决策算法的研发,为半导体行业赋能,并逐步渗透到其他工业领域。“我们的AI决策体系结合了人工智能与ROPN模型,确保了系统的调度与控制的安全性、实时性和最佳决策能力”。

杭州知识矩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丁肇亮则跳出“硬科技”,以1.5亿粉丝、350亿次年播放量的内容生态,构建大健康领域全链路服务体系。

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其平台的独特优势,丁肇亮分享了知识矩阵如何利用AI技术驱动业务高质量发展。自研的“CHEESECAKE”AIGC文案输出平台、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研发的KOL-AI大模型,以及商业战略决策大数据支持模型……这些技术正在重塑大健康领域的服务链条,“从科普到转化,我们让每一秒流量都创造价值!”

现场,还有更多精彩项目登场——量安科技CEO方黎明博士展示了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后量子密码平台,为数字世界筑起“盾牌”,目前已经应用于国家电网、航天卫星等领域,守护未来信息安全;香港皓智控股的王然石带来了一项颠覆性技术——GRST水性电池技术,去除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有毒物质,为绿色未来注入新动能;杭州光研科技凭借20多年行业经验,推出精度、产能、成本全面领先的半导体晶圆精密量测和缺陷检测设备,为半导体行业保驾护航;云途科技陈宇杰展示了AI赋能的智慧交通系统,服务全国5省30城核心路段,亚运会期间实现零事故纪录,让道路拥有“会思考的大脑”;还有Wisdom Motor的许辉带来下一代商用车解决方案,续航提升40%,碳足迹降低60%,重新定义“车轮上的未来”。

资本“灵魂拷问”:商业与技术“一见钟情”

问答环节也是火花四射,投资人犀利发问,创业者妙语连珠。现场气氛热烈,大家对这些新兴科技项目充满好奇与期待。“量子密码怎么应对五年后的算力突破?”“水性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哪?”“芯片良率提升12%是实验室数据还是产线数据?”一个个实际问题接连抛出。

一位投资人问王端超博士:“你们的技术如何保证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?”王端超解释说:“我们已经完成了实验室小试,并且正在进行中试线建设与工艺优化。预计到2025年底,我们将建成10kg/年的中试线,完成ISO/TS 80004石墨烯标准认证,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质量稳定。”

另一位关注新材料领域的投资人向张博闻博士提问:“你们的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哪些具体优势?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方面?”张博闻自信地回答说:“我们的反向硫化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原材料成本,同时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,使得整体生产成本大幅降低。此外,由于使用的是石油化工副产物作为原料,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的问题,还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。”

还有投资人对丁肇亮的业务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:“你们的四大核心业务具体是如何运作的?”丁肇亮答道:“我们的四大核心业务包括医疗内容精准营销、健康达人直播矩阵、家用医疗器械全链路合作、自营品牌精细化运作。例如,在医疗内容精准营销方面,我们自主孵化了数百位医疗大健康IP并实现了全科室覆盖,创新打造科学性、专业性、趣味性兼具的科普患教内容,将‘前链路患者教育’与‘后链路流量转化’在全域范围内无缝衔接。”

这场持续半天的“科创相亲会”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结束。走廊里,关于技术参数、估值模型的讨论仍在继续;停车场内,刚交换名片的双方已约定了下一次的考察。

星河再启:浙大科创五周年

2020年7月16日,当第一缕创新晨光掠过钱江南岸,一座“未来方舟”在此悄然启航——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首期开园,开启了探索未知、创造未来的壮丽航程。

五年来,这里始终跳动着原始创新的脉搏,激荡着技术革命的浪潮。每一次思想与实验的碰撞,都是对未知的叩问;每一次晨光与智慧的相拥,都在积蓄改变世界的力量。如今,这颗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携手播下的“创新之种”,已然破土而出成长为枝繁叶茂的科创之树。

五年来,科创中心以创新之笔勾勒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——集成电路筑链强基,合成生物聚势腾飞,功能材料突破创新,仪器装备智造未来。“我们不是‘散兵游勇’式科研,而是围绕产业痛点组建‘攻关舰队’。”科创中心主任杨建义介绍。

五年来,科创中心坚持用体制创新解开科技创新的束缚,成立6大企业研究院、40余家企业联合实验室,探索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新路径。同时,科创中心坚持以“科技金融”助攻产业发展,以全新的“基因组合”模式激发体制机制创新,构建起了从种子轮、天使轮到A轮及以后的基金矩阵,引育科技型企业160家,融资超25亿元。

接下来,科创中心即将开启为期三个多月的五周年系列活动。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正等待着你来参与与探索。在实验室开放日,那些传说中“闲人免进”的高端实验室,将对公众揭开神秘面纱;科创文化节会带来科学与艺术的碰撞;还有很适合亲子出行的科创游园会、科学市集等等。更多活动详情可以关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官方平台获取哦。

作者: 综合 来源: 华南财经网

免责声明: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财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大财网”和作者姓名。 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大财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。 3、大财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用户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与大财网无关。4、大财网友情提示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
Copyright ©2009-2025Idacai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大财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,风险自负。